品牌:美科仪器 | 是否进口:否 | 产地:山东 |
加工定制:是 | 型号:ZNN-D6B | 产品特性:使用*** |
一、概述
ZNN-D6B型电子旋转粘度计由传统的机械传动改为单片机控制,数据在长期使用中更加稳定。可在六速、十二速下进行流变参数的测量,根据多点测量数值绘制流变曲线,确定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型,***合适的计算公式,对非牛顿流体进行较***的测量,用于现场钻井液流变参数的研究分析,同时,可进行动、静切力、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等一系列技术参数的测定。有利于安全、快速、科学钻井的需要。具有操作方便,测试准确的特点。
二、型号及规格
ZNN-D6B型 F1扭力弹簧测量组件
三、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
主要技术参数(表一)
序号 | 名 称 | 技 术 指 标 |
1 | 电 源 | 220V±5% 50Hz |
2 | .电机功率 | 100W |
4 | 变速范围 | 3、6、100、200、300、600r/min(六速) |
5 | 速 梯 | 六 速:5.11、10.22、170.33、340.66、511、1022 S-1 |
6 | .测量精度 | 1~25 mPa·s±1mPa.s(牛顿流体) 25 mPa·s以上 ±4% (牛顿流体) |
7 | 粘度测量范围 | 牛顿流体: 1~300mPa.s (F1测量组件) 非牛顿流体:1~150 mPa.s (F1测量组件) 剪切应力: 0~153.3Pa (F1测量组件) |
仪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
1、动力部分:
同步电机 转速:600r/min
电机功率:100W、电源:220V±10% 50Hz
******步进电机和电子元件相匹配的机电一体动力装置,大大降低了噪音和故障率。
2、变速部分和参数的确定:
a、六 速:3、6、100、200、300、600r/min
速 梯:5.11、10.22、170.33、340.66、511、1022 S-1
b、仪器参数的确定(表二)
R2 cm | R1 cm | R2/R1 | h cm | ф 格 | k dyn.cm/格 |
1.8415 | 1.7245 | 1.0678 | 3.8 | 300 | 386 |
将仪器参数代入γ=πR22n / [ 15 (R22 - R12) ] 中,得到:γ=1.703 n
利用该式,可以计算出不同转速下的剪切速率。
r/min 600 300 200 100 6 3
r.s-1 1022 511 340.7 170.3 10.22 5.11
又根据测定扭距M = kф,得到仪器测定扭距:
Mmax = 300 380 = 115800 dyn.cm
将其代入τ=M / ( 2πR12h ),得:τmax = 1533 dyn/cm2
由此,可得到仪器扭簧系数:C = τ/ф= 1533/300 = 5.11 dyn/cm2/格
综上可见,我们已经得到了如下公式:
τ= Cф= 5.11ф
γ=1.703 n
流变参数***计算公式(根据直线的两点法则推得)
因此,可以利用这些公式导出下列钻井液流变参数的直读计算公式:
将室温调整在20±5℃,严格按照本章***节操作步骤操作。如在井场测量时,应尽可能减少取样所耽搁时间,取样地点、条件应记录在测量表上。
仪器校验:
仪器出厂前均已进行扭力弹簧刚度测试,并随机附有《扭力弹簧刚度线性测试表》。如果更换六速旋转粘度计的扭力弹簧或使用一年以上,会导致测试过的粘度计读数不准确。因此,应重新在已校验过的仪器上进行校验。
仪器粘度校验:
校验条件:
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±5℃。采用经计量部门标定后的精制石油产品20#、40#、100#标准粘度油,温度应控制在20±0.2℃。
校验方法:
将仪器放在水平的检定台上,接通电源,调整转速为300r/min,停机。分别将标准粘度油注入样品杯内的刻线处,并使标准粘度油温度恒温在20±0.2℃,静置10分钟。参照第五章***节“步骤”将内筒安装在仪器上,上升托盘使样品杯内的标准粘度油液面达到外转筒刻线处。启动电机,分别记录刻度盘读数,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测定三次读数,填入《检测表内》,计算平均值,与已标定标准粘度油的动力粘度值进行比较,其测定1~25mPa·s误差为±1mPa·s;25 mPa·s以上动力粘度误差为±4% 。如误差大,参照本节第三项进行“扭力弹簧调整”。
仪器的维护与保养
1.测试完后必须清洁仪器与样品接触的部件,如外转筒、内筒和样品杯等。必须将外转筒安装在仪器上,以保护内筒轴。
2.仪器长期不用时,应放置在干燥环境中,正常使用无需注油润滑。
3.内筒为空心式结构,每次测试后应及时清洗擦干,清洗时应手指堵住锥孔,以免脏物和液体进入腔内。
4.***内筒重量为70±5g。内筒锥孔面不得划伤、碰撞。
5.每次安装内筒时,应动作轻柔,安装时,手拿内筒逆时针旋转向上用力,卸下内筒时应逆时针旋转向下用力,以免内筒轴弯曲变形。
6.在操作和保存扭力弹簧组件时,要轻拿、轻放,以免变形。
7. 当移动、维修或清洁仪器时。要轻拿、轻放,以免造成部件变形影响精度和使用。
8. 维修和移动仪器时应切断电源,方能排除故障和移动。
9.每次使用完毕后,应及时将仪器擦拭干净,放置干燥环境处。
内筒内腔不准有任何杂物和液体,以免影响测试精度。